1、我國鈦資源比較豐富,除少量鈦鐵砂礦外,主要以鈦鐵巖礦為主,國內鈦鐵巖礦的缺點是品位低,雜質含量高,不能直接滿足氯化法鈦白對原料的要求,僅適宜作硫酸法鈦白的原料。由于硫酸法鈦白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難以治理、污染環境的"三廢",近年來全球硫酸法鈦白產能急劇萎縮。隨著我國氯化法鈦白以及海錦鈦工業的快速發展,對高品位富鈦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尋求經濟合理的鈦原料處理方法,將我國豐富的鈦鐵礦資源加工成富鈦料是我國鈦白和鈦材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國內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對電爐冶煉鈦渣的生產工藝進行研究開發,經過近50年的發展,目前全國鈦渣生產能力仍很小,約15萬噸/年,僅占世界年生產能力的5%。如果加上攀鋼正在建設的年產6萬噸鈦渣廠和承德年產3.3萬噸的高鈦渣廠,全國總生產能力也僅占世界的8.1%,與我國豐富的鈦資源和全球第二大鈦白生產國的地位極不相稱。因此,必須加快我國鈦渣產業的發展,為鈦白和鈦材業提供更多的高品質原料,減輕鈦白行業環保壓力,促進我國鈦白和鈦材工業整體水平的全面提高。